茶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温馨提示:旧版茶城网会员无需注册,请直接用原来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激活即可。
查看: 29004|回复: 6

[茶友活动] 成为普洱茶高手不是梦

[复制链接]

699

主题

727

帖子

21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183
发表于 2015-3-24 1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成为品茶高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积累足够的经验。而成为品茶高手之前,得知道品一杯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还有关于茶的颜色气味味道怎么去描述。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1.jpg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jpg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3.jpg


2、成熟的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4.jpg


3、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


5.jpg




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5、香气层次感


6.jpg




单一的——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一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6、香气质量

高扬——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尝味道】



7.jpg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8.jpg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1、基本味道


9.jpg



甜味——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2、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3、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4、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5、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看叶底】


10.jpg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附:【十六大产茶山的普洱茶特点】


了解各大茶山的特色,对于品评普洱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1、布朗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2、班章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属于勐海茶厂旧有布朗山初制所所在地,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本茶样属老班章茶区。

特色:云南大叶种,与布朗山香型口感类似,但口感香气下沉,刺激性更强,为舌面苦味最重者,上颚表现不明显。


3、景谷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景谷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条索不长,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4、邦崴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色:香甜质重饱满,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


5、南糯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香扬清甜、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颚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稍高。



6、革登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640_tp=webp&wxfrom=5.webp.jpg


7、蛮砖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相较其他古六大茶山,茶箐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如曼撒易武香扬。


8、无量

茶区位置:云南省大理、思茅地区无量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舌面中段香甜回甘,香在上颚中段,苦涩度不高,因茶区生产范围大,较无个别茶区特色。


9、易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原属古代曼撒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气口感类似曼撒、属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的茶品,与曼撒茶区相同,近年汤质较薄。


10、倚邦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稍苦,舌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 5


11、千家寨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金竹山千家寨。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12、攸乐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古六大茶山茶区,唯一不在勐腊县的正山。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型口感与曼撒易武接近,香扬水柔,舌面苦涩度稍高。


13、景迈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县。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

特色:茶青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


14、莽枝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15、勐库

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

特色: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16、曼撒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

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遍及两颊,近年汤质较薄。



免责声明:网友发言不代表茶城网立场,茶城网不保证其内容真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2053

帖子

24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97
发表于 2015-3-24 14: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责声明:网友发言不代表茶城网立场,茶城网不保证其内容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7

主题

2671

帖子

414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49
发表于 2015-3-24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责声明:网友发言不代表茶城网立场,茶城网不保证其内容真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476

帖子

6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4
发表于 2015-3-27 16: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么喝茶都是为了装逼。。。哈哈
免责声明:网友发言不代表茶城网立场,茶城网不保证其内容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740

帖子

11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28
发表于 2015-4-8 16: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茶好雅兴
免责声明:网友发言不代表茶城网立场,茶城网不保证其内容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428

帖子

5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8
发表于 2015-8-21 16: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艺真的是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网友发言不代表茶城网立场,茶城网不保证其内容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543

帖子

68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4
发表于 2015-9-2 15: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茶这种东西是有钱人玩的
免责声明:网友发言不代表茶城网立场,茶城网不保证其内容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

  • 业务咨询:13577961313
  • 电话:0879-2149776
  • 1983222777(采编部)
  • 2280083107(技术部)
  • 邮箱:webmaster@pecc.cn

服务项目

  • 网站建设·维护
  • 广告制作·发布
  • (平面 音乐 影视)
  • 品牌策划·推广
  • 活动策划·执行

关于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